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-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

欢迎访问池州市统计局网站!

| | | | |

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
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池州市统计局商贸服务业科 发布时间:2024-07-31 21:18
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,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、现代农业深度融合。这一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抢抓服务业发展新机遇、增强服务业创新力、塑造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。近年来,池州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总部署,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,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,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、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。但在发展过程中服务业还存在着规模结构、潜力要素等方面的短板弱项需要补齐,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。

一、池州市服务业发展现状

服务业持续恢复,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23年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526亿元,比上年增长6.8%,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7.6%,拉动gdp增长3.1个百分点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.3%,高出上年1.5个百分点。

二)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,转型升级稳步推进2023年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比重达51.9%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达12.5%。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2.1%,高出全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21.6个百分点。

消费模式持续创新,市场活力不断释放2023年,住宿和餐饮业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4.2%和7.6%。全市快递业务量超3000万件,比上年增长14.5%。新能源汽车、通讯器材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3%、26.4%。

旅游市场火热升温服务消费持续向好。2023年,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137.3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27.3%实现旅游总收入805.7亿元,比上年增长29.1%。居民外出就餐、休闲娱乐等消费需求集中释放,带动相关服务消费快速增长。全市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9.5%限额以上住宿业、餐饮业营业额分别比上年增长35.6%、6.7%;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5%。

二、池州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

(一)规模短板:服务业整体规模偏小,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发挥。2023年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铜陵、黄山少71.2、80.7亿元,占gdp比重为47.3%,与全省52.5%、全国54.6%的占比相比还有差距。规模以上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占“五上”企业比重为29.8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.5个百分点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0.7亿元,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2.1%。

(二)结构短板: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,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。一是传统服务业行业比重大。2023年,全市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.6%,高于全省1.4个百分点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仍较缓慢。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105.8亿元,仅占全省的2.6%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营业收入152亿元,仅占全省的1.4%;比上年增长6.5%,增速低于全省1.4个百分点。三是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仍滞后。全市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51.6亿元,仅占全省的1.6%。

(三)潜力短板:资金人才等要素投入不足,新质生产力能级跃迁动力不强。一是服务业投入回报周期长,前期投入大,加上服务业企业具有轻资产、重运营的特性,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。二是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2023年,全市规模以上生活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14亿元,仅占全省的1.9%;比上年增长5.1%,增速低于全省4个百分点。有效供给不足、便利性体验性共享性不够、质量标准水平也亟待提高、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突出,与消费结构升级需求不相适应,影响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,很难吸引人口聚集,特别是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难度大,严重制约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。三是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力度不够,旅游市场同质化严重,催生市场恶意竞争,市场内卷化问题突出。不少景区粗放式旅游服务与市场预期有差距,薄弱的景区基础设施限制旅游业做大做强。

三、池州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

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“稳定器”、吸纳就业的“蓄水池”,发展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有之义,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《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》等一系列加快发展服务业政策文件,积极推动短板产业补链、优势产业延链、传统产业升链、新兴产业建链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勇于开辟新领域、制胜新赛道,探索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的有效路径。

(一)以高品质需求牵引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,聚商气、提人气、增活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,居民消费从温饱型向舒适型、享受型消费升级,更加注重消费品质和层次,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专业化更精细化的要求。一要加强城乡教育、公共卫生、基本医疗、文化体育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,确保全覆盖、质量全达标。二要加快引进集特色餐饮、休闲娱乐、生活配套、家庭亲子、品牌酒店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。三要扩大普惠性生活服务业供给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公建民营、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,使发展质量有保障、价格可承受。四要加快补齐服务场地设施短板,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适老化、适儿化和人性化等改造,有效应对人口结构需求新变化,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服务产业发展,持续提升供给效率、服务质量、消费体验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(二)以融合互促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领域、新赛道、新动能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、农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,贯穿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不同环节,是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催化剂、助推器,要深化业务关联、链条延伸、技术渗透,在融合中提高产业链竞争力。一要促进科技研发、信息服务、现代物流、营销管理、商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要素和先进制造业融合,鼓励半导体产业、铜冠铜箔、安徽文香等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,通过剥离服务环节,如物流、研发、营销,以分离经营模式,为制造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,在融合中提高产业链竞争力。二要引进产业链条上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进入制造领域,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特定服务型制造网络。三要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涉及全产业链的有效整合,以先进的科技服务、农村物流、营销平台、普惠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,实现“小生产”与“大市场”有效对接。

(三)以绿色发展引导传统服务业可持续发展,扬优势、兴产业、促就业。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,“双碳”战略加快推进,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推广普及,推动经济社会的生产、流通和消费等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,绿色发展将为服务业加速现代化进程带来新机遇。一要紧扣服务业重点产业领域和转型升级需要,推进现代商贸、旅游、文化服务等服务业发展,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,重点推进健康养老、文化创意、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发展。二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,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将更多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,实现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相得益彰。三要依托九华山、杏花村、平天湖和牯牛降等知名景点,借鉴先进地区营销理念和做法,借力“大黄山”目的地协同发展态势,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和区位特点,加快推动形成优势互补、各有特色的服务业区域布局。打响“山水池州·灵秀九华”品牌,做大做强会展会议、运动休闲和康养度假三大特色服务业,促进山水资源转化成文旅财富。

)以创新驱动塑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竞争新优势,推动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。创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,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,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,加快培育发展数据、算力等新质生产力要素,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。一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,推动旅游、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向附加值更高的数字、文化等现代服务贸易转变。鼓励服务业企业在全省、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、开拓市场,完善服务贸易体制机制、政策框架、促进体系和发展模式,提高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便利化水平。二要在财政金融等政策方面加大引导和鼓励服务业发展。积极培育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先进制造、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大力培育数字化生产性服务业和智能化生活性服务业企业,推动绿色、环保、智能消费。三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低碳化转型,利用数字化技术使传统服务业流程信息化,以达到降低要素投入的目的,如服务业智能化、网络办公、线上会展以及共享经济等。推进数字产业化,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服务经济深度融合,为传统服务商品增添“新元素”,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,壮大新兴产业,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,激活创新引领的新动能,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