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-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

欢迎访问池州市统计局网站!

| | | | |

池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2016-04-27 16:11

2015年,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,综合施策,精准用力,协调推进,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、稳中有好,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

一、综合

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61.6万人,比上年增加1万人。其中,男性82.6万人,占51.1%;女性79万人,占48.9%。常住人口143.6万人,比上年增加0.6万人。全年人口出生率8.62‰;死亡率6.06‰;自然增长率2.56‰。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.1%,比上年提高1.0个百分点。

 

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及构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单位:万人

指 标

年末数

比重(%)

年末常住人口

143.6

100.0

其中:城镇

73.4

51.1

乡村

70.2

48.9

其中:0-14岁

21.6

15.0

15-59岁

96.4

67.2

60岁及以上

25.6

17.8

 

初步核算,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44.7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8.5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70.6亿元,增长4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251.3亿元,增长9.6%,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197.7亿元,增长10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222.8亿元,增长8.4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.3:47.1:39.6调整为13.0:46.1:40.9,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.3%。全员劳动生产率47585元/人,比上年增加2058元/人。人均gdp为38014元(折合6105美元),比上年增加1747元。

 

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单位:亿元

指   标

绝对数

比上年增长(%)

地区生产总值

544.7

8.5

其中:第一产业

70.6

4.2

第二产业

251.3

9.6

第三产业

222.8

8.4

其中:农林牧渔业

73.9

4.3

工业

197.7

10.1

建筑业

54.0

7.3

批发和零售业

34.8

7.2
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

22.2

2.0

住宿和餐饮业

19.2

7.7

金融业

27.7

13.2

房地产业

16.2

-2.8

其他营利性服务业

48.2

11.5

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

51.0

11.2

 

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14.85万人,比上年增加0.74万人。其中,第一产业45.37万人, 减少0.01万人;第二产业28.75万人, 增加0.13万人;第三产业40.73万人,增加0.62万人。城乡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4.36万人,增加2.6万人。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1.96万人,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.96万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.84%,比上年下降0.76个百分点。

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.4%。其中,食品、衣着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价格分别上涨3.4%、1.3%、5.6%、0.6%;烟酒及用品、交通和通信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、居住等价格分别下降1.9%、1.3、2.0、0.8%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6.6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%。

 

201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单位:%

指 标

全 市

居民消费价格

1.4

其中:食品

3.4

烟酒及用品

-1.9

衣着

1.3

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

-2.0

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

5.6

交通和通信

-1.3

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

0.6

居住

-0.8

 

二、农业

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8.7千公顷,比上年扩大1.3千公顷。油料种植面积38.2千公顷,减少0.9千公顷。棉花种植面积23.6千公顷,减少3.2千公顷。蔬菜种植面积15.3千公顷,扩大0.1千公顷。

全年粮食产量70.5万吨,比上年增产2.5万吨,增长3.7%,其中,夏收谷物1.9万吨,增产0.03万吨,增长1.5%;秋粮52.3万吨,增产2.9万吨,增长5.8%。油料产量9.8万吨,下降1.0%。棉花产量2.9万吨,下降11.1%。茶叶产量0.8万吨,增长9.4%。

 

2015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单位:万吨

产品名称

绝对数

比上年增长(%)

粮食

70.5

3.7

油料

9.8

-1.0

#花生

0.2

5.1

油菜籽

9.4

-1.2

棉花

2.9

-11.1

烤烟

0.3

-11.0

蚕茧

0.2

-1.1

茶叶

0.8

9.4

蔬菜

38.9

0.9

水果

5.2

-5.5

 

年末全市生猪存栏42.8万头,比上年增长1.1%;全年生猪出栏73.9万头,与上年基本持平。肉类总产量9.0万吨,增长2.0%,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.2万吨,增长0.2%。禽蛋产量3.9万吨,增长3.3%。水产品产量13.9万吨,增长3.7%。

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5.4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1.7%。农用拖拉机4.09万台,农用运输车0.25万辆。全年化肥施用量(折纯)6.0万吨,下降1.7%。农村用电量4.3亿千瓦时,增长5.2%。有效灌溉面积105.7千公顷,新增7.9千公顷;节水灌溉面积3.95千公顷。
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0户,比上年净增57户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.4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6%,其中国有企业增长1.1%,股份制企业增长10.8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.7%。分门类看,采矿业增长1.5%,制造业增长12.7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.3%。

规模以上工业中,3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,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.7%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.5%,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2.7%,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.0%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.2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.6%,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.3%,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9.5%,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4.5%,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.0%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.4%;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6.2%;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9.7%。

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,水泥、硫酸、化学农药原药、铜合金分别增长76.5%、14.4%、14.2%、205.9%,水泥熟料、浓硝酸、钢材、火力发电量、精制茶分别下降8.1%、7.4%、2.9%、7.8%、2.3%。

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

产品名称

单 位

绝对数

比上年增长(%)

火力发电量

万千瓦时

371886

-7.8

服装

万件

3838

21.3

精制茶

17319

-2.3

硫酸(折100%)

398639

14.4

浓硝酸(折100%)

263437

-7.4

合成氨

154117

-10.0

农用化学肥料(折纯)

23276

-3.3

化学农药原药(折有效成分100%)

37260

14.2

水泥熟料

11129077

-8.1

水泥

3161583

76.5

粗钢

1360546

-3.0

钢材

304113

-2.9

铜材

26121

19.7

铜合金

108924

205.9

941

8604.7

轴承

万套

1851

31.3

民用钢质船舶

载重吨

581990

-0.7

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

对千米

429655

-10.8

灯具及照明装置

套(台、个)

168942

-16.7

家用燃气热水器

242825

93.6

太阳能热水器

平方米

307626

155.8

光电子器件

万只(片、套)

302

41.1

 

 

 

 

 

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.8亿元,与上年持平。其中,国有企业下降47.2%,股份制企业增长1.4%;民营企业增长9.6%。

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金属制品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业、橡胶和塑料制品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、纺织服装服饰业等14个利润超亿元的行业,合计实现利润42.2亿元,增长2.7%,占全部工业的86.5%。

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4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7.3%。年末资质内建筑企业119个,比上年末增加10个。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9.8亿元,比上年下降3.0%;主营业务成本77.3亿元,下降2.4%;实现利润4.2亿元,下降14.2%。
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00.5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6%。其中,工业及信息化产业技术改造投资222.6亿元,增长38.9%;民间投资421.3亿元,增长5.6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.2%,第二产业增长10.1%,第三产业增长12.8%。分行业看,工业投资增长11.2%,其中制造业增长6.4%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3%;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04%。

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2.8亿元,比上年下降20.5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122.9万平方米,下降20.2%;商品房销售额56.9亿元,下降19.2%;房屋施工面积988.3万平方米,增长4.4%;房屋竣工面积110万平方米,下降29.1%。

全年共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343个,当年完成投资268.4亿元。宁安高铁、东九高速建成通车,望东长江公路大桥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加快建设。红太阳新材料、泫氏铸造、超威二期、年产50万吨世界村天然富硒生命源水等工业项目开工建设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民俗体验区建成开放。

 

2015年全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单位:亿元

行 业

绝对数

比上年增长(%)
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

13.5

32.2

采矿业

23.3

74.4

制造业

296.9

6.4

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

22.8

43.6

建筑业

1.6

-64.2

批发和零售业

2.2

-10.8
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

52.5

73.0

住宿和餐饮业

4.6

-24.0

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

0.8

41.9

房地产业

96.8

-12.5
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

4.0

-88.8
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

1.2

118.5
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

60.1

304.0

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

0.7

16.8

教育

5.6

98.1

卫生和社会工作

3.9

335.6
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

2.6

23.7

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

7.5

-1.2

 

 

五、国内贸易

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3%。按经营地统计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4.3亿元,增长12.4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.7亿元,增长11.7%。按消费类型统计,商品零售额170.2亿元,增长12.4%;餐饮收入27.8亿元,增长11.6%。全市8家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,实现网上零售额0.44亿元,增长104.4%。

全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6.7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8%。其中,吃、穿、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.1%、7.8%和11.2%,粮油类增长24.7%,肉禽蛋类增长18.3%,服装类增长12.2%,日用品类增长4.2%,中西药品类增长9.8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.8%,家具类增长13.7%,通讯器材类增长47.5%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.6%,汽车类增长11.6%,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.1%。

六、对外经济

全年进出口总额5.2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26.6%。其中,出口2.1亿美元,下降20.0%;进口3.1亿美元,增长106.9%。从主要商品看,铜精矿进口净增1.1亿美元,铅精矿进口1.1亿美元,增长123%;化工产品出口下降8.6%,农副产品出口增长0.2%。

全市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390个,当年实际到位资金332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8%。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8个,与上年持平;合同外资2.6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424.7%;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.5亿美元,增长14.7%。

七、交通、邮电和旅游

全年旅客运输量4083万人,比上年增长1.9%;货物运输量9643万吨,增长7.5%。旅客运输周转量(不包括铁路)372710万人公里,增长1.9%;货物运输周转量(不包括铁路)2690592万吨公里,增长8.6%。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136.7万吨,下降3.3%,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8.6万吨,下降25.9%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216标准箱(teu),下降1%。全年九华山机场旅客吞吐量27.2万人次,增长22.5%。

2015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

指   标

单 位

绝对数

比上年增(%)

旅客运输量

万 人

4083

1.9

其中:铁路

万 人

59

11.3

公路

万 人

4024

1.8

旅客运输周转量(不包括铁路)

万人公里

372710

1.9

 

2015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

指 标

单 位

绝对数

比上年增长(%)

货物运输量

万 吨

9643

7.5

其中:铁路

万 吨

6

-1.6

公路

万 吨

4468

1.1

水运

万 吨

5169

13.7

货物运输周转量(不包括铁路)

万吨公里

2690592

8.6

其中:公路

万吨公里

739170

-2.7

水运

万吨公里

1951422

13.6

 

年末全市机动车辆保有量23.4万辆,比上年增长10.1%,其中汽车10.6万辆,增长20.4%。轿车保有量6.1万辆,增长25.4%,其中私人轿车5.7万辆,增长27.5%。

全年新增高速公路11.4公里、铁路营业里程57.1公里。到2015年末,全市公路里程达8519公里、高速公路达226.1公里、铁路营业里程达196.1公里。

全年邮电业务收入9.6亿元,比上年增长2.1%。其中,电信业务收入8.8亿元,增长0.6%;邮政业务收入0.8亿元,增长24.4%。全年快递业务总量1497万件;快递业务收入0.6亿元,比上年增长34.1%。

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1.5万户,比上年减少3.6万户;移动电话用户103.5万户,增加0.2万户;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.3万户,增加4.2万户。

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637.7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12.2%,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7.2万人次,增长10.3%;实现旅游总收入478.6亿元,增长13.3%。年末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(区)36个,其中5a景区1个,4a景区16个。

八、财政和金融

全年财政收入95.8亿元,比上年增长4.0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.3亿元,增长4.2%。全部财政收入中,税收收入69.6亿元,下降0.9%。其中,增值税19.8亿元,下降4.3%;营业税13.6亿元,增长1.6%;企业所得税7.8亿元,下降3.1%;个人所得税1.6亿元,下降0.6%。财政支出147亿元,增长6.1%。其中,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3.4%,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2.6%,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2.8%,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2.3%,教育支出增长7%。全年33项民生工程和10件惠民实事共投入资金28.7亿元,惠及全市居民。

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8.3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11.9%,比年初增加79.7亿元。其中,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60.4亿元,增长12.4%;住户存款余额493.1亿元,增长14.3%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8.4亿元,增长3.6%,比年初增加16.6亿元。其中,短期贷款162亿元;中长期贷款294.5亿元,中长期贷款中住户贷款132.7亿元。

 

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单位:亿元

指 标

年末数

比上年末增长(%)

各项存款余额

748.3

11.9

其中:非金融企业

160.4

12.4

住户

493.1

14.3

广义政府

93.6

2.4

各项贷款余额

478.4

3.6

其中:住户

178.3

7.8

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

300.2

1.2

其中:境内短期

162.0

-0.1

境内中长期

294.5

3.9

 

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2146万美元,比上年末增长48.1%,比年初增加693万美元;外汇贷款余额3066万美元,比上年末下降26.4%,比年初减少1099万美元。

九华山旅游首发上市(ipo)募集资金3.3亿元;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2亿元,发行中期票据3亿元。

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4.3亿元,比上年增长48.9%。其中,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.4亿元,增长13.3%;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7.9亿元,增长67.7%。赔款和给付支出5.3亿元,比上年增长2.8%。其中,财产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3.2亿元,增长12.1%;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2.1亿元,下降9.0%。

九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
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7元,比上年增长9.3%。其中,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9元,增长8.9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1元,增长8.3%。

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.03万人,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6.39万人,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.72万人,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.59万人,失业保险参保7.23万人,工伤保险参保10.5万人,生育保险参保8.53万人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农村人口全覆盖。

年末全市共有1.59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;5.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。全年医疗救助1.83万人次,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.0万人次。

十、教育、科学技术和文化

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3所,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22879人,成人在校学生2867人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,在校学生17084人。普通中学96所,在校学生78668人。其中,高中在校学生34931人,高中阶段入学率98.77%;初中在校学生数43737人,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.96%。小学225所,在校学生87541人,小学入学率100%。

 

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单位:人

指 标

招生数

在校生数

毕业生数

普通本专科

8330

22879

6354

中等职业教育

7761

17084

10699

普通高中

11216

34931

12922

初中阶段

13850

43737

16105

小学

14669

87541

13688

幼儿园

15936

34468

12670

 

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2.3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4%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6.9亿元,增长21.1%。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6家,其中当年认定12家。全年新认定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4家,新增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。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,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,院士工作站省级备案1家。荣获省科技一等奖、三等奖项目各1个,安徽省优秀专利奖项目2个。列入全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1个。   全年申请专利3594件,比上年增长30.4%,其中发明1776件,增长41.9%。授权专利1614件,增长42%,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3件,增长227.4%。全年鉴定省级科技成果3项,技术市场成交项目36个,成交额3725万元,比上年增长14.7%。

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6个,公共图书馆5个,博物馆4个,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3个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,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.2 %,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.7%。

十一、卫生、体育和社会服务

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982个,其中医院32个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70个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8个,其他卫生机构2个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,卫生院59个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30个,村卫生室604个;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,专科疾病防治院(所、站)3个,妇幼保健院(所、站)3个,卫生监督所(中心)6个。全市卫生技术人员7050人,其中执业(助理)医师2859人,注册护士2827人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308张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床位6096张。

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和“罗麦杯”2015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交流比赛等体育品牌赛事。组队参加安徽省青少年跆拳道、举重、游泳、乒乓球锦标赛等项目,其中跆拳道项目获得金牌1枚、铜牌3枚,举重项目获得铜牌1枚。

年末全市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75个,床位9341张,收养各类人员6571人。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18个,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0个,社区服务站77个。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.7亿元,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900万元。

十二、资源、环境和安全生产

年末全市实有自然保护区6个。其中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,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。自然保护区面积54.9千公顷,占国土面积的6.6%,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6.7千公顷。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点2个,保护点面积6.7千公顷。当年人工造林面积5.2千公顷,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91.2千公顷。活立木蓄积量2832万立方米,比上年增加48万立方米;森林覆盖率59.3%,比上年提高0.1个百分点。

全年平均降水量1959.4毫米,平均气温为16.8℃。

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0.6万吨标准煤,比上年增长0.3%,全社会电力消费量50.5亿千瓦时,增长6.0%,其中工业用电量39.1亿千瓦时,增长5.4%。万元gdp能耗下降7.55%。

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1.92万吨,比上年下降1.9%;氨氮排放量0.22万吨,下降3.2%;二氧化硫排放量1.61万吨,下降3.0%;氮氧化物排放量2.35万吨,下降1.0%。

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5个。其中,市级1个,县级4个。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5天,占94.5%。全市pm10年均浓度为55微克/立方米,比上年下降6.8%。尧渡河、黄盆河、秋浦河、白洋河、九华河、青通河、长江池州段水质均达到ⅱ~ⅲ类,总体水质优。

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/日,污水处理总量达3863万立方米,集中处理率93.6%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.9%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.5%。

全年各类安全事故456起、重伤355人,比上年分别下降37.1%、53.6%;死亡119人;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09.4万元,下降16.6%。在各类安全事故中,工矿商贸事故14起,死亡16人;道路交通事故296起,死亡人数103人,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143起;农业机械事故3起。

  

 

 

 

注:

  1.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。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
  2.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

  3.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,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(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),第二产业指工业(不含开采辅助活动,金属制品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)和建筑业,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。

  4.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;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投资;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,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,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单位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是指依据建设部《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》及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》,领取《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》的企业。

  5.2012年底池州市成立邮政管理局,从2015年开始提供邮政全行业数据,包含快递、函件、包裹、报纸杂志、机要通信和汇兑等方面,统计口径和范围与过去相比发生变化。

  6.电信行业数据为池州电信、池州联通、池州移动和池州铁通的汇总数据,池州联通移动电话用户统计口径由上年的在网用户调整为出账用户,同时对上年同期数进行了调整。

  7.根据省交通厅开展的公路水路运输小样本抽样调查,市港航管理局对我市2015年水路货运周转量的上年同期数进行了调整。

  8.医疗卫生机构、人员等包括村卫生室在内,与上年数据不可比。

 

 

资料来源: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、登记失业率、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社局;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数据来自市工商局;财政、民生工程数据来自市财政局;水产品产量、农业机械数据来自市农委;有效灌溉面积、节水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市水务局;市重点目投资数据来自市发改委;亿元以上省外项目到位资金数据来自市招商局;公路运输、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;水运运输、港口吞吐量数据来自市港航管理局;铁路运输、铁路里程数据来自池州市火车站;民航数据来自九华山机场;邮政业务、快递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;电信业务数据来自池州电信、池州联通、池州移动和池州铁通;城市污水处理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来自市住建委;进出口、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;旅游数据来自市旅委;机动车辆、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;货币金融、直接融资数据来自市人行;保险业务数据来自市金融办;新农合、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局;普通高等教育数据来自池州学院、池州职业技术学院、安徽人口学院;学前教育、初等教育、中等教育、体育数据来自市教体局;高新技术企业、专利、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;博物馆、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、文物保护单位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广播电视等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;城乡低保、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市民政局;自然保护区、人工造林、林业用地、森林覆盖率等数据来自市林业局;平均降水量、平均气温数据来自市气象局;电力消费量数据来自市供电公司;主要污染物排放、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;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监局;cpi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池州调查队;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网站地图